刘伯承

听说陈赓来当旅长,刘伯承开心大笑,原因绝不止陈赓情商高会做人

蒋介石叛变十年后的1937年,红军改编八路军,各部队任命表飞雪般落到前沿阵地。刘伯承见到“386旅旅长:陈赓”几个字,不自觉露出满意神色。了解陈赓的人明白,这份喜色绝非客套寒暄,而是发自内心的确定——关键岗位需要一位能在乱局中拎得清方向的人。

情商 陈赓 旅长 刘伯承 陈赓情商 2025-09-05 08:05  6

起义将领要争海军司令,张爱萍想让位,刘伯承大怒:什么都能让吗

一句对话点燃了当时海军建军的暗流。彼时华东海军刚刚挂牌,舰艇、人员、院校、条令样样稀缺,偏偏来了位特殊的“合作伙伴”——林遵。要命的是,这位前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不光带着船、带着兵,还带着一肚子正统海军规矩,甚至直言自己最适合当人民海军第一把手。张爱萍思来想去,

海军 司令 刘伯承 张爱萍 林遵 2025-08-29 12:40  7

曾经是败军俘虏,后来成为英雄士兵,刘伯承说,他抵过国军一个旅

一九四六年十月的一个傍晚,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旅的某个排正在吃晚饭,炊事班刚把热气腾腾的玉米面饼子抬上来,一个瘦高个的老兵却蹲在墙角,把自己碗里那几块咸菜扒拉到旁边新兵的碗里,那个小战士红着眼睛不肯要,老兵咧嘴一笑说,俺叫王克勤,比你早来几天,你喊我老王

国军 刘伯承 败军 王克勤 败军俘虏 2025-08-24 13:11  9

37年抗日誓师阅兵时,陈赓巧妙化解尴尬,刘伯承:你点子蛮多嘛

1937年的暑天并没让人觉得松快,反倒像捏着嗓门的闷棍,捶在每个人脊背上,卢沟桥的枪响砸破夜色之后,一切都乱了方寸。华北大地火光映天,铁蹄翻滚,动静大得没有人再能假装什么没发生过。第二十九军一夜未合眼,酝酿在暗处的愤懑比天还闷。谁都明白这是一场躲不了的仗!

徐向前 八路军 陈赓 刘伯承 129师 2025-08-14 12:56  5

鲜为人知:百团大战的破路战术是刘帅发明的,方法很精妙!

早在日本大举侵华之初,日军头日们就扬言:“只要交通有保障,灭亡中国绝对不成问题。” 他们是以战略眼光来对待交通的。他们在占领的华北地区,一直没有放松保卫和修筑铁路、公路。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,在对日游击战争中,刘伯承特别重视交通斗争。他说:这有两个内容: 一是

发明 百团大战 刘帅 道钉 刘伯承 2025-08-14 09:29  8

从粟裕到彭德怀:抗美援朝时,选择志愿军主帅的名单上,刘伯承为何“缺席”?

此时,毛泽东的案头摆放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名单,上面写着粟裕、林彪、彭德怀等将领的名字,然而,另外一位“军神”刘伯承却并未出现在这份名单之中。这一历史抉择,多年来被后世反复研究和揣摩,其中实则交织着个人健康状况、军事布局以及时代使命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博弈。

志愿军 抗美援朝 粟裕 彭德怀 刘伯承 2025-08-08 01:01  8

忆1958年军队反“教条主义”斗争(萧克)

1958年,人民解放军内部曾经卷起一场反教条主义斗争的风波。这场斗争令人震惊地在军内高层揪出了一个所谓“以萧克为主帅、李达为副帅的反党宗派集团”,一批高级将领和高中级干部被打成“反党分子”,包括刘伯承在内的一批军中将帅受到错误批判和处理:刘伯承元帅被迫辞去军事

军委 刘伯承 萧克 军事学院 教条主义 2025-08-07 09:47  6

华北怒汉郭天民:暴脾气朱老总都劝不住,刘伯承请一牛人一招制服

战争年代,华北风云激荡,除了风、沙和列队急行的声响,人事也翻滚得很快。提起那段日子,熟悉这一片历史的人总会迸出几个名字杨成武、杨得志、郑维山与郭天民,各有铮铮铁骨,却又性格迥异!众人常拿“二杨一郑一郭”做招牌,仿佛四块坚不可摧的基石,稳住了整片华北军事大厦。郭

华北 制服 暴脾气 刘伯承 郭天民 2025-06-26 16:06  9

67年刘伯承得知好友住同院,失明摸索来到病房,握着手:你受苦了

刘伯承的晚年,医院成了他的常驻地。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很多人都以为他会因此变得疏离、淡漠。可是谁又能想到,就在一次普通的住院期间,他却坚持要去探望一位老朋友?他眼睛看不见了,还要摸索着前行。那一刻,就是个普通人。那人是谁?往下看这事其实带着点谜底的味道。

病房 聂荣臻 军委 刘伯承 松柏 2025-06-25 15:15  12

徐蚌之败:应城之败与传播开来的机密

远离徐蚌的湖北小城应城,国民党部队第28军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败仗,兵力上虽说只损失了一个直属团队,可代军长顾心恒却被解放军俘虏了,主力又被解放军吸引到了枣山地区,遭受重创。于是,这支部队便被白崇禧调到了鄂东蕲春地区整补去了,不仅黄维的第12兵团要不了这支部队,

应城 宋希濂 刘伯承 白崇禧 杨干才 2024-09-11 15:15  11

胡琏感叹“土木不及一粟”?查证指向刘伯承

网传,胡琏在临终时捧着双堆集逃出时负伤的32块弹片感叹“土木不及一粟”,声称来源是凤凰网制片人姜又兮采访胡琏之子胡之光所言,胡之光已逝,又是一个死无对证。而且,这里有一个致命伤,如果胡之光知晓,那么,他的儿子胡敏越可能不知晓吗?既然如此,凤凰网的《淮海战役》视

土木 胡琏 刘伯承 南麻战役 胡之光 2025-06-11 11:26  10